上一页|1|
/1页

主题:港珠澳大桥“深海第一梁”即将架设

发表于2014-01-17

      昨日装船启运的首段大节段,为港珠澳大桥深水区非通航孔桥香港侧第二联第一跨,长132.6米,宽33.1米,高4.5米,重2815吨。该大节段是迄今国内最重量级的钢箱梁,它的启运架设标志大桥钢箱梁制造工程从拼装转入桥位连接施工阶段。

特区报讯 记者廖明山报道:昨日上午,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临海工业园的中铁山桥中山基地,在2台2000吨龙门吊的作业下,一段长132.6米、重2815吨的钢箱梁顺利装船,随后缓缓启运至港珠澳大桥桥位。这是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即将架设的首段钢箱梁,也是港珠澳大桥将要架设的“深海第一梁”。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长约22.9公里,首次在桥梁上部结构大规模采用钢结构,用钢量达40多万吨,工程难度大,质量标准高。其中,青州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以及深水区非通航孔桥采用钢箱梁,九洲航道桥及浅水区非通航孔桥采用钢砼组合梁。

发表于2014-01-17

昨日装船启运的首段钢箱梁大节段,属于港珠澳大桥钢箱梁制造工程CB01标。港珠澳大桥CB01标合同段全长8.67公里,钢结构总重约18.3万吨,由72个大节段和55个小节段组成。大节段长度最大为152.6米,最大重量达到3600余吨。

承接CB01标钢箱梁制造的中铁山桥,迄今已有119年历史,被誉为“中国钢桥梁钢结构产业的摇篮”。CB01标项目总工胡广瑞介绍说,CB01标钢箱梁板单元制造和总拼装分别于2012年7月、12月在山海关和中山基地开工。“截至目前,CB01标板单元制造已经完成8万吨,小节段拼装完成182个。”

昨日装船启运的首段大节段,为港珠澳大桥深水区非通航孔桥香港侧第二联第一跨,长132.6米,宽33.1米,高4.5米,重2815吨。胡广瑞说,该大节段是迄今国内最重量级的钢箱梁,“它的启运架设标志大桥钢箱梁制造工程从拼装转入桥位连接施工阶段。”

发表于2014-01-17

“国内钢桥梁制造以往都是劳动力密集型模式,以人工作业为主,机械化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落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港珠澳大桥提出了“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的创新理念,推动了国内钢结构制造产业升级。

胡广瑞介绍说,中铁山桥在板单元制造中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自动焊接机器人设备,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提升了我国钢箱梁制造技术水平。钢箱梁总拼装则全部在厂房内进行拼装、焊接和涂装,加快了制造进度,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昨日,在一艘1.8万吨级的平板驳船运输下,首段钢箱梁大节段缓缓驶向港珠澳大桥深水区非通航孔桥桥位。据预计,本月18日,首段钢箱梁大节段将正式架设,这也是港珠澳大桥架设的“深海第一梁”。去年12月2日,港珠澳大桥首段钢砼组合梁成功架设在浅水区非通航孔桥上,迄今已成功架设8段组合梁,港珠澳大桥“海上长龙”已经延伸至700多米。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