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

主题:斗门宣传之 斗门八景-黄杨山、御温泉、金台寺、灯笼沙水乡、南门菉漪堂、斗门古街、接霞庄、黄氏大宗祠

发表于2009-03-09
 1、黄杨山
 
 
   黄杨山坐落在斗门区中部,井岸城区西北端,方圆31平方公里。其第一主峰海拔581米,素有“珠江门户第一峰”的美誉。山中奇石林立,山灵水秀,从古到今不少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流连忘返。穿过叠嶂的山峰,以元朝古战场,张世杰古墓、无底深潭、第一石门等文化自然景观构成的风景区,闻名遐迩,不少动人的故事曾在此处上演。民间有“黄杨山八景”之称。
发表于2009-03-09
 2、御温泉
 
 
 
 斗门镇黄杨山西麓旖旎的田园风光之中,镶嵌着一颗耀眼的明珠,它是中国温泉旅游的原创地──珠海御温泉度假村。其园内设有以华兴池、六福汤N次方、三合风吕为代表的数十种温泉,种类繁多,蕴涵丰富的文化、趣味及养生功效的温泉,经地底40多年形成,从150米深处喷出,由管道直输到各温泉池,原汁原味。
发表于2009-03-09
 3、金台寺
 
 
 
 
金台寺,原名金台精舍,原址位于今斗门区黄杨山第二峰中腰,座南向北。南宋末年,宋军在新会崖门抗元失败后,承节侍郎赵时纵,大理寺丞龚行卿、翰林学士邓光荐等人为了逃避元兵的追杀,建寺在此隐居。清乾隆年间立寺并扩建,内有大块石横匾,刻着“金台寺”三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现已建成了大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钟鼓楼等众多寺院建筑,都是不可多得的岭南寺院建筑珍品。
发表于2009-03-09
 4、灯笼沙水乡
 
 
   坐落在斗门区白蕉镇东北面的水乡灯笼沙,素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遍布河鲜、海鲜、及贝壳类水产品。此外,斗门民间俗语,“河为路来,船当车。”明确点出了灯笼沙水乡村民独特的生活方式。置身其间,但见家家户户门前为路,屋后临河,每家门前整齐排列着精致的河埠头。
发表于2009-03-09
 5、南门菉漪堂
 
 
 
菉漪堂位于斗门区斗门镇南门村,菉漪二字出自《诗经·淇澳》,有云 “瞻彼淇澳,菉竹漪漪”。始建于1454年的这栋老屋,采祭祖祠堂的式样,有硕大的蚝壳墙、青砖墙、龙舟屋脊、搁檀式累架、绿色琉璃瓦檐、壁画、木雕、石雕等装饰。菉漪堂由一幅墙连起三排房屋,主体为赵公祠,因此,斗门本地人时有将两者名字共称之。
发表于2009-03-09
 8、黄氏大宗祠
 
 
 
黄氏大宗祠坐落于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荔山村内,距城区18公里。其建于明代中叶,距今已有500多年,是珠海市最古老的宗祠群落。
   清朝进士黄槐森年幼时曾居于祠堂内,后官至广西巡抚。显赫官场后,为“振兴乡风,光宗耀祖”,决定重建祖祠,于公元1875年动工。重建后的祠堂为三座,成一字儿排开,前有广场后有花园,园林式的建筑,建筑技术非常精湛。
发表于2009-03-10
 
发表于2009-08-31
发表于2009-10-12
发表于2010-02-16
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