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慧眼拾珠”~~斗门8景之一康王庙~~

发表于2013-04-10

 “慧眼拾珠”首站寻访,来到了斗门区的莲洲镇。

  来珠海三年,第一次来莲洲镇,这个陌生的地域。

  风雨飘摇的今天,曾几何时也动摇了出行的计划,但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我自己来加一句——庙灵无惧拾珠行,没错,这次的寻访对象是一座庙宇,一座位于莲洲镇红星村的千年古庙——康王庙。

  从吉林大学出发,乘207路公交车到湖心路口转609路(拱北——井岸)再到新鸿大酒店转401路(井岸——莲溪),终点站下车,经莲溪市场再穿越金结大道步行大概10分钟,尽头就到了。历时大约2个小时。康王庙跟拾珠者的距离,就三趟公交车的距离了。

  期间要感谢一位莲洲镇红星村的何婆婆,从井岸一直带路到康王庙,充当无名向导,热情如见故人,那一刻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出门遇贵人的极端好处,并借此说了很多关于红星村历史变迁的故事,(以下是何婆婆的简述——红星村以前叫大沙村,现在的红星村是由三条村子合并而成的,一直以来红星村的人都是以农耕为生,并乐于农耕,现在旁边的和凤村比红星村还大哦,不过还是红星村好)好淳朴的婆婆,让我受教育之余深深感动,唯一让我感到愧疚的就是听不太懂斗门话,辜负了何婆婆一番热情洋溢的演说了。

  

 穿越不长的金结大道时,心情一直都很希冀,感觉金结大道就是古色古香,雨天下有种萧瑟而且静谧的美感,与其说所谓的仿古街给你还原昔日的光景,倒不如到这里走一走,尽管不长,但绝对有心灵的悸动。何婆婆说,平时这条街天气好的时候满大街都是坐在门口乘凉的老人,这是一幅多么悠然的美画,估计非颜料和素描纸可以勾勒出个中的奥秘。

  这样的招牌应该已经很少见了。但这家小店就这样一直经营下去,直到招牌发白甚至看不清。小店的前头,就是期待已久的康王庙。

  庙宇没有想象中的庄严宏伟金碧辉煌,但隐居于此六百多年,雨中的康王庙反而让人肃然起敬。也是,经历改朝换代数百年,区区风雨算得了什么?

  庙堂内各佛林立,孤陋寡闻的我还是在庙内工作人员的指点下,完成了拜佛的过程,聊表尊敬。乃后庙祝伯伯就康王庙的历史娓娓道来。

  相传康王是河南洛阳人,此庙就是为了纪念北宋名将康保裔而建的。康王庙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但为何会选择在此处建庙?庙祝伯伯说,这是因为当时康王报梦给明朝朱元璋,指定选址于珠三角地区黄楊都附近的大沙村落为其建庙一座,于是便成就了百年古庙的存在了。

  聊得正兴起的庙祝伯伯还展示了庙里引以为豪的几样物品,以彰显庙宇的历史价值,姑且就叫做“镇庙三宝”吧——

  镇庙之宝其一,莲花座。伯伯说这庙有多大年纪,莲花座就有多大年纪。600多年的石头是个什么概念?没概念?没关系,摸一下就可以亲身感受了。

  镇庙之宝其二光绪五年的香炉,仔细看哦,上面刻这“康王殿”三字,鉴于相机效果不佳,将就一下。想要一睹其风采?去上香吧。呵呵。。

 最后,镇庙之宝其三伯伯?!当然不是,是伯伯指着的那个——庙宇的顶梁。伯伯说,这顶梁比康王庙还要长寿,这庙还没建起来就已经存在了,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霜,最后安家于康王庙,估计这顶梁有一千年历史了。这梁是名副其实的顶天立地。

 当然,庙宇里价值连城的又岂止这点?光是康王庙本身就是无价之宝,正如另一位八旬庙祝老翁所说,人的年龄是有限的,但历史却是无限的,人用双眼去感知历史,却只能争睁眼与闭眼的那刻朝夕,但庙却本身就是历史。但愿康王庙可以一直作为历史传承者延续下去,让更多人去了解,去品味。

发表于2013-04-10

只能说

无图无真相啊!!!

发表于2013-04-10

这斗门8景之一还真的没去过!找机会走一趟

发表于2013-05-02

长见识了

发表于2013-05-02

还没去过

发表于2013-05-02

发表于2014-01-17

有康王的相片嗎?請不吝贈送好嗎? @gmail .com">a0923578146@gmail.com

上一页|1|
/1页